昨天市场尾盘涨了,可个股跌得稀里哗啦。
为啥会跌成这样呢?啥时候能反弹?今天我就给大伙唠唠。
央妈大放水,4500亿资金能带来什么?戳我了解最被忽略的三方面:https://weibo.com/1926571600/Pi1DBrsd9?pagetype=detail
结尾还有重要干货,一定得看完!
一,三个因素导致下跌
周一市场整体是涨了,可内部情况差别很大。
沪深300指数全天都是涨的,微盘股指数却不行,盘中最大跌幅有6%,最后收盘也跌了4.5%。
小市值公司为啥集体下跌呢?有三个主要原因。
一是市场变得保守了,资金都从小市值这种高风险股票里跑出来。
二是财报季快到了,大家更看重业绩稳不稳定,小市值公司在这方面比较吃亏。
三是周末普利制药造假、玉龙股份主动退市的消息传出来,让大家更不相信小市值公司了,信任危机加重。
不过呢,这些理由看着是那么回事,其实背后还有更深的市场门道。
实际上,机构投资者早就知道这些风险,他们可不是傻等着,而是趁着这些事儿,主动调整自己的投资布局 。
二,机构的行为
可好多普通散户没看明白。他们只盯着股价短期是涨还是跌,却忽略了决定股价长期走势的关键——机构是不是一直参与这只股票。
市场每次调整,其实就是资金重新分配。现在小市值股票跌,就是资金调仓导致的。
在市场里,机构和散户信息差很大。机构有专业团队,钱也多,能提前布局,精准调仓。
他们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改变投资策略,而是深入研究行业发展、公司价值后,才做决定。
所以,投资者要是想在市场里长久赚钱,就得学会不被股价涨跌迷惑,去关注机构资金到底咋动的。
市场一直都在变,可真正决定股价长期是涨是跌的,是机构资金的交易操作。
与其被短期波动搞晕,不如沉下心研究机构动向。
在资本市场,不是K线图决定趋势,而是主流资金达成的共识决定的。
现在市场调整,反倒是个好机会,投资者可以重新看看自己买的股票,跟着机构布局。具体咋回事,大家看下面这张图:
这是「旭光电子」最近的数据,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弄出来的,能展现机构交易行为。
图里橙色柱子就是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它能体现机构资金整体的交易状况。
不少人觉得机构交易行为很难弄懂,其实现在计算机技术先进,量化分析很普遍。
借助量化大模型,把交易数据分解、记录,存好后对比,就能掌握机构资金的操作方式。
从图上很直观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股价涨势越好。
毕竟股价涨跌,关键看资金流向,要是机构大资金频繁买入一只股票,大家肯定认为它是好股。
而且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在一只股票上持续时间越长、出现次数越多,说明看好这股票的资金越多,越觉得它有潜力。
这个大数据系统在分析整体交易行为上,还有个大好处。
当下市场波动剧烈,用它能分辨出哪些下跌只是短期情绪造成的,哪些下跌意味着机构都不看好、放弃这只股票了,这对咱股民太重要了。
接着看下面这张图,它梳理了市场上5000多只个股,能清晰呈现出哪些有机构资金参与交易:
瞧这图,咱们能清楚看到有多少股票有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还有多少已经连续两周都有这数据了。
机构资金之后会不会一下子跑掉,大家平时得多留个心眼,自己跟踪观察。
插一嘴,篇幅关系,还有几个炸裂的现象,可以戳这个链接https://weibo.com/1926571600/Pi1DBrsd9?pagetype=detail查看。
今天就说到这儿啦!要是你还想了解更多实用的炒股技巧,一定记得关注我。
声明:
我讲的内容仅供参考,要是有侵权,立刻处理。